兒童哲學思考之旅:擔憂放一旁、信任好奇擺中間

孩童如同大人,擁有思考的能力、擁有對事物的觀察與好奇、擁有對周圍人事物與世界的理解; 但大人們通常對於孩子如何理解世界、對於孩子的想法不感到好奇。 大人們更傾向告訴孩子們現在該做什麼、什麼是正確答案、該如何與他人互動才會被人喜歡;大人們喜歡把自己累積出來的知識與經驗傳授給孩子,如同孩子是自己思想與行為的延伸。 這種思維與行為的背後,呈現出的是一種擔憂、一種焦慮,如自己有沒有把孩子教好、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點上、孩子會不會被班上同學喜歡、孩子成績好不好等等。 這種擔憂的背後是缺乏信任,缺乏對孩子的信任。彷彿大人如果沒有這麼做,孩子就會失敗一樣。彷彿失敗、跌倒是一件不好、不光榮的事情。這就是大人們如何淺移默化地把自己的擔憂、把自己的信念移植到孩子的腦袋中…如此地不經意… 在兒童哲學思考中,對話者對正確答案不感興趣,而是對孩子的想法感興趣。對話者在對話與提問中,不帶有傳授主流價值觀的意圖,而是與孩子一同探索其想法、其想法的來源、是否合理、提高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與思維的覺察。 這個思考對話的過程,如同一場冒險的旅程,任何當下發生的事情都值得受到關注、作為思考討論的題材。這樣的思考對話雖然有主題,但沒有一個特定的目的地與終點,時間到了可以隨時停下來。 光是這點,可能就足以讓一群目標導向、焦慮的父母們難以忍受。思考是一個抽絲剝繭、緩慢的過程,也許這正是它美麗之處。

揭開面紗,讓顯而易見的事情浮上檯面

「如果問卷者是喜歡思考和反思的,那麼Ta應該能意識到Ta的論據並沒有論證Ta的觀點,所以問卷者是自我矛盾的。」 從上述這段話中,你觀察到什麼呢?對於這樣的觀察,你對於寫出這句話的作者Celine,又有什麼樣的評論呢? 在不考慮上下文的情況下,我第一眼的觀察是,這句話裡面包含了中文與英文,在用鍵盤輸入而非手寫的情況下,需要進行輸入法的切換,可以說是有些大費周章,或有些刻意。因此,我做了推測,這個作者在進行輸入法切換的思維背後,有某種意圖,不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 Celine使用「Ta」,而不是「她」或「他」,是個經過選擇的結果。 普遍來說,我們使用「她」來表述女性,使用「他」來表述男性,在無法判斷性別的情況下,多數人會使用「他」,而不進行性別的區分。 Celine巧妙的運用「Ta」一個發音的狀聲詞,避開了性別的區分,可以說是有些刻意。 於是,我問Celine,為什麼他使用「Ta」,而不是「她」或「他」?Celine回答:「因為我不知道問卷者是男生或是女生,所以用『Ta』比較客觀。」 我問Celine:「當你說比較客觀,是對誰來說比較客觀?」Celine回答:「對於看到我的陳述的人來說,會覺得我比較客觀」 「我們可以說你想要營造出一個客觀的形象嗎?」我問。Celine:「可以。」 「會想要營造出一個客觀形象的人,是主觀還是客觀的人?」我接著問。Celine靦腆笑著說:「主觀。」 好像她在此刻也發現了些有趣的事情。 從一個語言語法轉換的觀察,到彷彿揭開面紗般的發現,這就是哲學諮商中有趣的地方,叫做,illmuinate the obvious 讓顯而易見的事情浮上台面。

你對失敗的定義將影響你人生的走向

你如何「定義失敗」會影響你的思想,你的行動,進而影響你的人生。 我們可以問自己這個簡單的問題:失敗對我意味著什麼?我認為什麼是失敗? 它是經由外部標準或內部期望來衡量的嗎?例如,沒有達到一定的薪資、沒有得到理想公司的聘用通知、沒有被你心儀的人所接受。 還是它是一種價值觀的延伸,通過自己是否在關鍵時刻採取必要的行動來衡量的?例如,不在自己選定的領域努力工作與尊重自己的專業,沒有勇氣寄出求職履歷給理想的公司,不敢踏出第一步與自己心儀的人主動建立連結。 你看到不同了嗎? 第一種思維模式看重的是行動後的結果,是結果導向;而第二種思維模式看重的是行動本身,是過程導向。行動後的結果,包含了很多其他不同的變數,有些是經由自身努力可以改變與獲得,但並不永遠是。而行動本身就是行動本身。 不論是結果導向,或是過程(行動)導向,我們都無法預期結果,但著重結果導向的人,更容易因為對於未知結果的恐懼而裹足不前,反之,著重過程導向的人,不活在恐懼之中,而是活在實踐之中。 第一種思維模式會使你因恐懼而無法採取行動,或是當行動結果不如預期時產生自我否定。而第二種思維模式將使你採取行動和自我肯定,無論行動的結果如何。 你知道自己是被哪種思維模式所支配嗎?如果你知道的話,你可能也會意識到你的人生將走向哪種方向。 How do you define failure will affect your thought, your action and ultimately your life.  We can ask ourselves this simple question:what does failure means to me? What do I consider as failure? Is it measured by external criteria or internal expectation?For example, not reaching certain […]

判斷是一種思考肌肉的訓練,無關乎好與不好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判斷,我們對自己進行判斷,也對他人進行判斷。 每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的判斷依據,可能各不相同。有的人依據感受、有的人依據事實,有的人依據直覺,有的人依據思考,也有的人依據權威,或是他人意見。 如果有人說他不隨便評斷別人,或是認為對他人進行評斷是不好的,並不代表他沒有對別人進行判斷。 如果沒有判斷,我們如何知道自己身處危險或是安全之中,我們如何知道對方值得信任或應保持警覺。 基於生存的本能,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判斷。 可惜的是,我們經常對自己或他人作出不公正的判斷。 我們可能高估自己, 抑或可能低估自己。當我們高估自己時,我們自我膨脹,變得傲慢。當我們低估自己時,我們失去自信,變得畏縮。 我們可能高估他人,抑或可能低估他人,當我們高估他人時,我們阿諛奉承,放大他人的存在,當我們低估他人時,我們自以為是,放大自己的存在。    我們在天平的兩端搖搖晃晃,當然,也有人安坐在天平的某一端, 像顆沉重的石頭。 如果想要如實地看到自己、看到他人。如果想要公正的評斷自己、評斷他人,我們需要一種客觀的態度,需要反覆不斷的練習。 練習什麼呢? 練習運用理性邏輯思考的肌肉,練習檢視自己的判斷合不合理,有沒有道理。 如果,經常錯把大的看成小的,經常誤把小的當成大的,會讓你建構出一個與多數人截然不同的現實。 你知道你的判斷依據,大多是基於客觀事實、主觀感受、還是他人意見呢?

《哲學諮商:一場自我認識的冒險旅行》

你是否曾經為了想認識自己,爬過很多星座文章,做過不少心理測驗,或報名參加心靈成長課程? 認識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是透過統計學的統計分類,有的是透過別人的經驗分享,有的是透過內觀自省, 或學習情緒表達的方式認識自己。 你知道還有一種方式是透過思考來認識自己嗎?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弔詭 ?我們不是每天都在思考嗎?如果透過思考可以認識自己,那我們應該很認識自己才對? 恩…這種思考需要一些能夠與自己保持距離的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好奇的昆蟲學家,把自己當作一個昆蟲一般來研究。 研究什麼呢? 研究困擾著自己的念頭、問題、煩惱,找出隱藏在自己的思想背後的本質根源是什麼,又像是拿著一把探照燈,對自己看似習以為常、再理所當然不過的思想進行檢視。 還好,這種掃描不會造成身體負擔或後遺症,唯一可能的後遺症,是對自己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認識與覺察。 一般,哲學諮商中的提問,可能長得像是:為什麼我發現和別人合作很困難?為什麼我很難做決定?如何不受他人影響?等與個人相關的提問。 那麼,哲學諮商適合哪些人? 心臟大顆   (哲學諮商的提問法,運用蘇格拉底接生術,你需要有大顆的心臟才能直面回答提問) 大探險家(如果你還沒準備好看到你還沒發現的自己,那哲學諮商可能不適合你) 歡迎驚喜(做過哲學諮商的人總是會對自己有驚喜的發現,如果你對驚喜的接受度很高,你不會失望的) 喜歡思考(理性邏輯思考,不是胡思亂想的那種思考喔XD) 你可能會問,我邏輯不好,也適合哲學諮商嗎?如果你能看到自己邏輯不好代表你是具有覺察與思考能力的,所以答案是 當然可以!

有形與無形的碰撞

眼睛看得見的東西是有形的,具象的,因此是有限的。 眼睛看不見的東西是無形的,我們甚至無法碰觸它們,抓住它們,但我們可以通過動作以物理的形式表現出來。 當我們說話時,我們試圖用語言,表達我們的思想和心意。 當我們唱歌時,我們試圖通過聲音,傳達歌詞的抽象意境。 當我們行動時,我們試圖以肢體動作,展現我們的意志和意圖。 我們在有形有限的形體與行動中,試圖呈現出無形無限。然而當我們嘗試呈現無形無限時,它亦被有形有限化了。 如果沒有有形有限的物理存在,無形無限的東西便無法被表現出來。 我們都是有形有限的物理存在,在這有形有限的物理存在中,我們想要傳達出什麼思想、展現出什麼意志呢? 如果沒有想要傳遞的思想、沒有想要展現的意志,那我們的存在又會是什麼呢? 是所謂的行屍走肉嗎?如同空殼般的身軀嗎? 如果,我們的思想、與意志,是讓我們的存在與眾不同的原因,那麼,你想要傳遞什麼樣的思想、展現什麼樣的意志呢?

一場與和諧的交易?

以和諧的名義, 我們選擇不說出我們的想法,以避免衝突。我們開始變得沈默、無話可說。 我們放棄權力說出正確的話,以避免分歧。我們開始變得無能為力,失去想法。 我們忽視了正義,事實等其他重要的價值,以便在更大的群體中保持歸屬感。我們開始變得盲目。 和諧對一個社會或組織來說是寶貴的資產與基礎,和諧在某些文化中尤其具有其價值,但我們不應該因此忽略它也可能成為惡意人士以和諧之名行使操縱民眾之實的煙霧彈。 值得思考的問題:*你是否曾為了維持和諧而放棄自己的想法? *你知道你為了保持表面的和諧而放棄了什麼嗎?  *在個人或社會層面上,您認為是否有其他比和諧更重要的價值? In the name of harmony, we don’t say what we think, in order to avoid conflict. We become silent, speechless. We give away power to speak up the right thing, in order to avoid disagreement. We become impotent, lack of thoughts.We neglect there are other important value such […]

你的行動與話語,對他人是具有啟發性的禮物嗎?

我們採取的每一項行動,無論好壞,都為其他人提供了一種行為榜樣。我們不知道我們的行為、言語或思想如何對他人產生影響,就像我們不能確切地知道作為一個人我們是如何受到他人的影響一樣。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以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採取虛無主義的立場? 或者,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該回歸人本主義,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並且採取有德行的人所會採取的行動? 我們不需要自命不凡。只要知道我們的行動會對他人產生影響,我們就會更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和存在。 在採取行動前先思考,在做出回應前先思考,你將有更好的機會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並為別人樹立一個好榜樣。這將成為他人,社會的禮物,也這是我們個人的社會責任。 值得思考的問題:你所採取的行動、你所說出的話,對他人來說是一種禮物嗎? Every action we take, regardless good or bad, is setting an example for others to follow. We never know how our action, words, or thought could have an impact on others, just as if we don’t exactly know how we as a person are influenced by others.  Does that […]

已知是令人安心的,抑或是令人恐懼的?

我們徜徉在未知的世界中,沒有任何限制,充滿自由,有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在未知的世界中,它是沒有被定義的,不確定的,它是流動的。 我們安住在已知的世界中,沒有任何危險,沒有恐懼,有各種各樣的安全感。 在已知的世界中,它是被定義好的,確定的,它是固定的。 如果你是自己生命的消費者,你想用你的生命與時間來購買可能性,還是購買安全感? 如果今天的你與七年後的你都是同一個自己,你認為那是一件值得感到安心的事情,還是一件值得感到恐懼的事情? 值得思考的問題:一個一成不變的自己會是「已知」可能為你帶來的最大的恐懼嗎? We are roaming in the unknown world, where there exist no limitation, full of freedom, with all kinds of possibility. It’s not defined, not determined, flowing.  We are dwelled in the known world, where there exist no danger, devoid of fear, with all kinds of security. It’s defined, […]

Hello Walkers!

旅人懷著一份好奇與反思的態度,在與自己疏離的過程中,探索著自己與世界、自己與他人、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在行走移動、走向未知的過程中帶來發現、驚奇、覺察、意識,進而產生一種與世界及與自己新的互動方式。 哲學如果不是令人難以親近的深奧理論,而是能夠行走的哲學,能夠以自己的雙腳走出過往建立的高閣中,走向人群,走出自己的邊界,成為日常生活中理性思考的實踐,成為人們思考的一面鏡子,則是「哲學旅人」的初衷。 哲學旅人四個字中,「人」是主體,「旅」是狀態,「哲學」則是一種態度。哲學旅人代表著以一種真誠無畏的態度,探尋本質、超越表象,在與既有思考摩擦碰撞中產生新的思路與認知,每次碰撞都是一次看見、一次覺察、一次新生。 「哲學旅人」的誕生,緣起於旅人在接觸哲學思考後,發現經由提問的藝術,引發對話者理性思考的過程中,能使其產生意識與行動上的改變,對於思考賦權於人的力量深深著迷,於是,便踏入了哲學踐行的世界。未來,哲學旅人將不定期分享生活中的哲學觀察、哲學思考的實踐與分享。期許每個與哲學旅人相遇的旅人,能善用自己理性思考的力量,奇遇看見、覺察、走向新生。 這是一個思考的空間,不論你是一個喜歡思考或不喜歡思考的人,都歡迎你在這裡發現新的自己! Cheers, PhiloWalkers!